其他数据问题排查
为什么同一个广告网络对不同产品、不同PID广告位填充率不同?
同一个广告网络对不同产品的不同PID广告位的填充率不同,是正常情况。
填充率取决于三方广告网络的资源情况、产品质量、用户质量、底价设置、用户对广告的转化效果等,因此填充率各不相同。
广告填充时长是由什么来决定的?
广告填充时长是由三方平台的服务器和用户网络状况等原因决定的。
- 由于各三方广告平台服务器的原因,各平台之间的填充时长不一样。
- 各地区的填充时长不一样,比如T1地区的网络状况普遍优于T3地区,所以T1地区的填充时长会更快。
- 在大多数情况下,高价广告源的填充时长优于低价/无价广告源。
为什么展示率低?
排查思路 | 说明 |
---|---|
广告场景是否太深 | 广告场景设计太深,广告触发条件较严格,广告展示率会较低 |
应用是否限制展示 | 如果限制广告展示次数和机会,广告展示率会较低 |
是否存在无效展示 | 如果存在无效展示,广告展示率会较低 |
并行请求数是否配置太多 | 如果配置了过多的并行请求数,部分被缓存的广告没有得到展示,广告展示率会较低 |
应用填充时长是否过长 | 如果应用填充时长过长,虽然有填充,但是广告来不及被展示,广告展示率会较低 |
为什么广告源的填充数总是远大于展示数?
展示率=展示数/填充数,广告填充是应用级别的,用户只要打开app,就会向所有广告位发起请求(广告预加载),然后广告位会得到填充。因此,填充数会受到接入三方平台的个数、PID的个数的影响。
而广告展示则需要用户触发,用户要进入广告场景,触发广告,广告才会得到展示。所以广告源的填充数总是远大于展示数。
为什么综合报表处某个产品的三 方展示率会超过100%?
三方展示率=三方展示数/三方填充数*100%。
由于部分三方广告网络平台不提供或不返回填充数,因此会出现三方展示数大于三方填充数的情况,即三方展示率超过100%。
不提供、不返回填充数的三方广告网络平台:Unity、Vungle、Applovin、Mopub、Pangle、MyTarget、穿山甲、快手、Sigmob等
在瀑布流中,为什么会出现低价广告源的展示数比高价广告源的展示数更高的情况?
广告源的展示数跟广告填充率和eCPM都有关,并非只受eCPM的影响。
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应用只配置两个广告源A和B,A的填充率为1%,而B的为100%,A的eCPM高于B。
应用有100次广告展示机会,广告源A成功填充1次,因价格更高获得1次展示;
而广告源B每次都有填充,除了有1次展示机会被A获得,其余都获得了展示,共99次。
可以看到,价格较低的广告源B,因填充率更高而获得了更多的展示。